今天给大家分享最大允许路径损耗通信工程,其中也会对最大路径损耗公式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嵌牛导读】无线信道的电波传播模型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传播模型描述的是大尺度发射--接收距离(数百或数千米)的信号强度变化,常用来估计发射机的无线电波覆盖范围。大尺度传播模型又可以分为传播路径损耗模型和阴影衰落模型。
2、无线传播模型的分类:大尺度模型 描述了长距离内接收信号的强度的缓慢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传播路径上的障碍物遮挡造成的。主要的模型代表由:Lee模型、Okumura-Hata模型、COST231-Hata模型、Walfisch-Ikegami模型、室内传播模型。
3、【嵌牛导读】MIMO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
4、QuaDRiGa(准确定向无线信道生成器)的开发目标是实现对特定网络配置下的MIMO无线信道进行建模。它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建模方法,能够创建任意双向无线电信道,与天线配置无关,支持不同的元素模式。信道参数随机确定,基于从信道测量中提取的统计分布,包括延迟展宽、角度展宽、阴影衰落、交叉极化比等。
5、【答案】:答案:5G无线传播信道模型的建模方法有:(1)随机建模,该模型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上一代建模,也是基于几何的随机信道模型。(2)基于地图的建模,利用数字地图技术建立三维信道电磁场环境,***用射线追踪模型和统计模型混合使用的方法。(3)基于地图和随机的混合模型。
6、无线通信系统依赖于信道进行信息传输。信道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有线信道通过固定连接传输信息,而无线信道则没有明确的路径,易受噪声、干扰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无线信道的特性对构建可靠通信系统提出了挑战。无线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各不相同。
容量。由于每个信道传输带宽增加,使同频复用栽干比要求降低至9dB,故GSM系统的同频复用模式可以缩小到4/12或3/9甚至更小(模 拟系统为7/21);加上半速率话音编码的引入和自动话务分配以减少越区切换的次数,使GSM系统的容量效率(每兆赫每小区的信道数)比TACS系统高 3~5倍。 话音质量。
- 频谱效率:由于***用了高效调制器、信道编码、交织、均衡和语音编码技术,使系统具有高频谱效率。
而优先分配900M频段的信道的原因如下:物理特性方面,900M频谱较低,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差,但传送的距离较远,而手机发射功率较强,耗电量较大,因此待机时间较短。覆盖半径方面,数字蜂窝系统在900MHz频段线损耗小,因此在同样的物理条件下,GSM900的覆盖半径比较大。
个人理解哈 GSM 分为900M和1800M俩个频段,每个频段又分为上行和下行频段。现在我以900M的上行频段为例,频段范围是890到915共计25M带宽。以200KHZ为间隔在25MHZ的频段上来截取小的频段,1M有5段,25M就是125段,所以说GSM900有125个频点。
1、移动通信网络的概念指的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空间系统包括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地面系统包括关口站和基站。
2、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3、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状态的通信方式,涵盖了陆地、海洋和空中等多种移动环境。它使用的频段广泛,包括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用户设备)、基台(中继站)和移动交换局(MSC)组成。
4、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1、网络优化的概念和意义网络优化是指对在运行的网络中提取和分析数据,对网络运行的影响因素和网络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参数的优化和技术手段的实时处理,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更新,使现有网络的运行状态最佳。在网络优化的过程中,还可以积累网络运行管理、维护和规划经验,指导未来的网络规划和日常运行。
2、网络通信技术论文篇一 通信技术将向网络融合技术发展 摘要:无线蜂窝网从第一代模拟网络演进到4G(LTE和LTE-A)网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本文基于可靠性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理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是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是反映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一定时间及范围内能完成指定功能的概率和能力。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理论包括两方面,分别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可靠度。
1、在无线通信领域,衰落是指由于信道的变化导致接收信号的幅度发生随机变化的现象,即信号衰落。导致信号衰落的信道被称作衰落信道。衰落可按时间、空间、频率,三个角度来分类。(1)在时间上,分为慢衰落和快衰落。
2、信号在通信中的有效传输依赖于信道的衰落特性,这种特性可以分为大范围衰落和小范围衰落两种类型。大范围衰落主要涉及信号长距离传播过程中的平均衰减,这种衰减在理想视距传播中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大型障碍物如山脉或高楼大厦可能导致信号的衍射效应。
3、为了减轻快衰落的影响,关键在于优化无线链路设计。尽管AWGN的存在使得无线信道无法完全无干扰,但通过***用各种技术,如降低最坏情况下的误码概率,可以使链路性能接近理想状态。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快衰落对误码率影响较大,而平衰落和慢衰落影响较小。
4、无线信道是一个时变衰落信道,其时变性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多径效应: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遭遇建筑物、地形等障碍物的反射、折射和散射。这些路径上的信号会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造成信号的时延差异。当这些信号叠加时,就会引起快衰落,即信号的瞬时幅度变化。
5、快速衰落,主要包括时间选择性衰落、空间选择性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现象。时间选择性衰落由于移动用户在频域的多普勒效应,造成频率扩散。解决方案通常***用信道交织编码技术,将突发性差错转化为近似独立的AWGN信道。
6、多径衰落涉及时间色散和频率色散,造成时延扩展和频率扩展,分别导致信号幅度的随机变化和多普勒频移,进而产生快衰落和慢衰落。干扰在无线信道中也不可忽视,它不一定源于噪声,而是指多个用户共享频段导致的信息混杂,通过信号干扰比(SINR)进行评估。此外,相邻小区间的干扰也需考虑。
总之,本书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权威教科书,为读者打开了理解无线信道中无线电波传播的大门。它深入探讨了建筑物、地形、树丛对路径损耗的影响,形成了窄带和宽带系统空间变化、到达角度、延时扩散等关键影响的统一观点。通过大量实例和具体应用,本书为无线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信息。
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直射 直射在视距内可以看作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反射、折射与穿透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这个障碍物的尺寸远大于电磁波的波长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会发生发射和折射。另外,障碍物的介质属性也会对反射产生影响。
本书全面介绍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涉及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信号传输理论、无线电波信号的传播规律、无线通信天线设计、无线通信中的扩频技术、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GSM和CDMA移动通信技术、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及其系统设备、本地多点分配业务以及多信道多点分配业务等内容。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制导、打隧道时保持直线打通等。 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例如,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偏折。 反射: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
【嵌牛导读】无线信道的电波传播模型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大尺度传播模型描述的是大尺度发射--接收距离(数百或数千米)的信号强度变化,常用来估计发射机的无线电波覆盖范围。大尺度传播模型又可以分为传播路径损耗模型和阴影衰落模型。
无线通信系统(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是由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媒体(无线信道)三大部分组成的,利用无线电磁波,以实现信息和数据传输的系统。其各部分的作用如下:发送设备 (1)变换器(换能器):将被发送的信息变换为电信号。例如话筒将声音变为电信号。
关于最大允许路径损耗通信工程和最大路径损耗公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最大路径损耗公式、最大允许路径损耗通信工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混凝土工程队伍配备
下一篇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