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模板到混凝土工程工序交接,其中也会对混凝土模板施工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基础底板厚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才算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砼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m以上的砼结构,其尺寸已经大到必须***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砼结构。
筏板基础的混泥土分层浇筑的原因是厚度大,面积宽,一次性浇筑不利于施工,而且水化热过大不利于结构形成有效的强度。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是否垫好。如使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
砼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C10砼,基础C35砼,框架柱为C40砼,墙、板、梁为C35砼;地下室混凝土墙为C40 P8抗渗混凝土,屋面梁(顶层)板为C30混凝土,其他次要结构(如圈梁、过梁、构造柱等)为C20混凝土。施工时严格按要求浇筑混凝土,各种标号混凝土严禁混淆,熟悉图纸,掌握各层各个混凝土构件的标号,按要求施工。
构件的最小尺寸≧1000mm时混凝土浇筑,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这是GB50496-2009规范上的名词术语解释。
平板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撑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
土建施工的主要工序包括:施工准备、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装饰工程及其他附属设施的施工。施工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设计交底,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队伍组织及进场等。此外,还需办理相关施工手续,确保工程可以合法开工。
施工工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方案设计、图纸设计、材料***购***制定等。其中项目立项是整个项目的起点,方案设计确定项目的整体框架和主要技术指标,图纸设计是具体施工前的详细规划,材料***购***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物资供应。 基础施工阶段。
施工实施 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包括挖掘、混凝土浇筑、桩基施工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施工质量。质量验收 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验收人员会对工程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质量验收是工程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以上就是基础工程的主要工序。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土建工程的根本。此阶段包括地质勘探、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等。这一阶段需特别注意地质条件,确保基础稳固,为建筑物的安全性奠定坚实基础。主体施工 主体施工是土建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梁、板、柱等结构部分的施工。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其施工顺序一般为:挖土→做垫层→砌基础→铺设防潮层→回填土。当在挖槽和钎探过程中发现地下有障碍物,如洞、防空洞、枯井、软弱地基等,应进行局部加固处理。
土建双包含的主要工序有:地基处理、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施工、装饰装修和竣工验收。 地基处理:这是土建工程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地基处理包括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作业两部分。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地基的土性和地下水位等基本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
1、对跨度不小于4米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规范标准规定。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2、验收包括以下内容:(1)模板安装是否符合该工程模板设计和技术措施的规定。(2)模板的支承点及支撑系统是否可靠和稳定,连接件中的紧固螺栓及支撑扣件紧固情况是否满足要求。(3)预埋件:预留件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固定情况是否正确可靠,应逐项检查验收。
3、模板工程验收标准是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进行检查和评定的一套准则。验收标准通常依据国家或地区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调整。检查模板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第一步,比如模板板材的平整度和厚度是否满足要求,连接件的齐全性和强度是否符合标准。
4、模板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检查 验收模板时,首先要检查模板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这包括检查模板的材质、厚度、表面质量等。同时,还需要检查模板是否有损坏、变形或者裂纹等现象。加工精度验收 模板的加工精度是影响其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5、工程质量在建成之前要有很多的步骤才可以投放到市场上使用,比如一些质量的检测验收等。那么关于 模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有哪些?一般在工程施工之前,都要让工程师提交涉及的方案,然后进行审批之后施工等。
6、安全性能的检查同样重要。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验收过程中,应对模板的支撑系统、防护措施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最后,验收模板时还需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包括模板的形状、结构、材料等方面。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5M。
混凝土在入模的过程中,禁止聚集倾倒冲击模板或钢架,尤其是当浇筑高度2米时,需要利用串筒或溜管下料。混凝土需要在五个小时以内浇筑竣工,为预防在浇筑过程中冷缝,2次的浇筑时长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浇筑的时候,振捣陆续时长应让混凝土表层形成浮浆,并且直到无泡、不下沉即可。
浇筑混泥土有哪些注意事项:在浇筑前,下边先要铺2-3cm粗厚混合砂浆。在浇筑时,不能集中化乱倒,冲击性模板或钢架结构。若浇筑相对高度超出2米,需要使用串筒、溜管开料。需在5小时浇筑完,确保在浇筑时发生冷缝等诸多问题,而且2次浇筑时间会保持在5个小时之内。
入模的时候需要注意倾倒的方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惯性的原因容易将骨架或者模板冲坏,那么进行入模时可以***用分次倒入。当入模的高度大于200公分的时候,不能直接往下倒入,而是通过管子注入的方式,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模具和骨架,同时可以增加现浇混凝土的成功性。注意浇筑的时长。
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中,应控制均匀性和密实性。多***用泵送入模,连续浇筑。当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混凝土运输、输送入模的过程宜连续进行,从搅拌完成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规定,且不应超过限值规定。
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取加串筒措施。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应***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基体表面光滑,抹灰前应作毛化处理。外墙抹灰工程施工前应先安装钢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实。
相差一个等级都不会进行处理,相差两个等级以上就要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在浇筑柱时在接头位置加插此钢筋,二是就是在在二分之一梁高位置加钢丝网做成斜口,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用这种方法浇捣楼层柱、墙、梁、板混凝土时,应重点控制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不能形成冷缝,故宜在柱顶梁底处留设施工缝,以缩小节点核心区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浇捣时间,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邻接面形成冷缝。
清除浮浆法。当砼体量较小,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用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深度25mm,并挖压出条纹状,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对新旧砼结合有利。二次开发振捣法。
应在交接区域***取分隔措施,通常在低强度构件中,且与高强度构件边缘的距离至少保持500mm。一般来说,施工时会选择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浇筑,然后逐步过渡到强度较低的部分。在梁柱节点混凝土标号不一致时,通常会选择标号较高的混凝土进行处理,如果需要,会在梁部位设置钢丝网以满足设计要求。
交接验收和相互验收是不一样的,因为交接验收就是工序之间的交接验收,即上道工序作业完成并合格后才能交给下道工序施工,如:模板完成并难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而相互验收则是同一道工序中的两个不同的班组之间进行的验收(应该叫互检,就是互相检查,不叫互相验收)。
交接验收实质上是邮政作业中各环节之间的一种严谨交接,上一环节将邮件根据数量、时限等规定传递给下一环节,后者则需仔细核对数量、规格、标准,确保无误后签收。这种制度确保邮件准确传递,防止差错,同时强化了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提升了通信质量。
交接试验指上一道工序做完后进行的中间性试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由下一道工序。
关于模板到混凝土工程工序交接,以及混凝土模板施工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生物医学工程小结范文图片
下一篇
通信工程导论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