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混凝土工程 > 正文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文章阐述了关于混凝土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以及混凝土工程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施工、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的工程事故并分析;如何避免?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及施工后浇带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及水化热增加、养护方法不当、结构约束应力不断增大、外加剂的负效应等。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降低结构约束程度,对于水平构件梁、板、墙等***用中低强度级混凝土,加强构造配筋。

2、施工过程中吊环易发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其发生强度破坏致使大模板高空坠落。原因主要有吊环材质不符合国家标准;整体式模板的吊环焊缝长度不够或焊接质量低劣;组装式吊环在使用过程中紧固螺丝松动、脱落等。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混凝土质量与所选材料、砂率、水灰比及外加剂有极大的关系,在灌注中出现的种种事故有很多都和混凝土质量有关,所以一定要把好混凝土的质量关。结束语导致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事故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细心研究探讨,对各种影响因素都详细的考虑,并且事前准备相应的预防措施,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为什么混凝土搅拌车事故多发

混凝土搅拌车属于大型工程车辆,常出事故的原因大致分为司机熬夜睡眠不足疲劳驾驶、车辆盲区视野受限、超速行驶等。解决办法:夜间作业的司机白天要休息好,夜间作业如果出现疲劳打瞌睡要及时停车休息;监管部门要求车辆加装疲劳检测系统,司机疲劳驾驶自动预警。

除了汽车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之外,大型车辆不合格、驾驶不当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大型车盲区过大是造成使用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混凝土搅拌机在前、后、后三轮转弯时形成巨大的盲点(数据显示,近90%的城市道路事故发生在车辆右转时),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行驶速度过快,又不能够及时的刹停,避让险情所导致,这些重型车辆本就存在着较大的视野盲区,行驶在路面上,真的是需要多加小心。正如上文所说,城中心公交站台附近行驶,大货车在白天真的是需要在白天尽量少出现在此路段,因为行人实在太多了。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介绍?

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2008年12月,湖南省长沙市某33层高层建筑施工工地发生一起施工升降机挂厢坠落事故,造成18人死亡。事故发生时,升降机超载运行,且安全锁未经定期检测,违反了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2007)的规定,导致升降机安全度严重不足。

事故详细分析 直接原因: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存在缺陷,部分关键部位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搭建和固定,导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失去稳定性。 间接原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未及时***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

案例一:2008年12月,长沙一33层建筑工地发生18人丧生的升降机坠落事故,原因在于违章超载和安全锁未定期检测,违反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事故警示防超载和设备维护的重要性。案例二:2007年11月,无锡一工地发生吊笼坠落事故,导致11死6伤,起因是提升设备故障和安全装置失效。

施工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

1、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修补处理,返工处理,不做处理,所谓的不做处理,就是对工程或结构使用及安全影响不大。对于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项目工程,返工处理的可能性也不太大,类似于这样的工程在修建完成之后就有可能作废。所以,建筑单位在一开始就要把控好工程的质量。

2、工程质量事故通常是由于建设管理、监理、勘测、设计、咨询、施工、材料、设备等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不符合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造成隐患及危害的事件。根据损失严重程度,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等级。此外,事故的产生原因也是分类的重要标准之一。

3、施工质量事故处理的依据 (1)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包括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质量事故状况的描述;质量事故发展变化的情况;有关质量事故的观测记录、事故现场状态的照片或录像;事故调查组调查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桥梁灌注桩浇筑常见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1、钻孔灌注桩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基础中,但由于灌注桩施工砼需在桩孔中泥浆液面下浇筑,其施工程序和质量控制同一般砼浇筑不同,影响砼施工质量因素较多,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影响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

2、防止孔壁坍方措施:护筒原土深度至少1m。根据现场土质特征,正确选用护壁泥浆。泥浆浓度不宜过低,严禁放清水入孔。在相邻刚浇灌完毕的邻桩旁成孔施工,距离不得小于4倍桩径,或最少间隔时间大于36h。

3、灌注砼时发生堵管主要由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砼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砼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灌注导管埋深过大等原因引起。

管桩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研究?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管桩偏桩、断桩事故的现状和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处理方案,实践证明,处理效果良好。摘要: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管桩偏桩、断桩事故的现状和原因,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处理方案,实践证明,处理效果良好。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保证桩靴的焊接质量,确保端板间无间隙、错位,焊缝饱满、无气孔,施焊对称进行,控制好焊接时间,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10分钟左右方可施打。

打(压)桩工程施工工序多,工艺要求高,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较多,一般有: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详尽准确;2)设计的合理取值;3)施工中的各种原因。在桩基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的分析与处理,将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本文重点介绍打(压)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类别、原因分析、常用处理方法。

关于混凝土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和混凝土工程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混凝土工程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处理方法有哪些?、混凝土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随机文章